云南和臺灣,一個是中國的寶地,一個是中國的寶島,一條北回歸線縱貫兩地血濃于水,一片綠色茶葉溝通兩地和諧。10月16日,兩岸茶文化康養旅游高峰論壇(以下簡稱高峰論壇)在云南省普洱市啟幕。
高峰論壇以“兩岸共享一帶一路·同心暢敘綠色發展”為主題,旨在交流研討茶文化和康養旅游產業發展趨勢,努力推動兩岸茶文化和康養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同時向兩岸企業家宣傳推介普洱優質的自然生態資源,共享普洱茶文化康養旅游產業的發展。
來自海峽兩岸的知名企業家、專家學者、茶商100余人在普洱共話綠色茶葉、暢談大健康產業。

北回歸線上云南普洱康養條件得天獨厚
當前,云南正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
記者從高峰論壇上了解到,有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4億人,占總人口的17.3%;到2050年將達到峰值4.87億人,占總人口的34.9%。老年健康保健、康體養生、休閑度假、養老服務等市場需求巨大,前景十分廣闊。
普洱和臺灣同處在北回歸線上,發展大健康產業的條件得天獨厚。
據中共普洱市委書記衛星介紹,普洱是北回歸線上保存最完好的巨大綠洲,生物多樣性豐富,生命生態系統完整,是“彩云之南”豐富性和多樣性的縮影,享有“綠海明珠”“春城中的春城”“中國天然氧吧”等美譽,天藍、地綠、氣爽、水凈是普洱的“標配”。
據了解,普洱市森林覆蓋率高達70%,建成自然保護區16個,年平均氣溫18度左右,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出世界衛生組織“清新空氣”標準12倍,全省榮獲“中國天然氧吧”稱號的8個縣(區)中,普洱就占了4個。
一片綠色茶葉云南普洱和臺灣結下情誼
云南普洱與臺灣遠隔千山萬水,但彼此間“兩岸一家親”的深厚情誼從未中斷過,其中普洱茶一直維系著兩地之間的交往。
高峰論壇上,衛星介紹,普洱因茶而興、因茶而名,是“古南方絲綢之路”重要組成部分——茶馬古道的源頭。普洱市茶葉種植覆蓋10個縣(區),130萬人從事茶及關聯行業,占總人口的一半。
“普洱茶產自云南,存于香港,藏于臺灣,普洱茶的興盛與臺灣密不可分,成為普洱茶界的普遍共識。”衛星說。

普洱和臺灣兩地種茶歷史悠久,茶文化源遠流長。
普洱茶通過馬幫從普洱府出發,經過滇越“茶馬古道”翻山越嶺、漂洋過海來到臺灣,進入臺灣的各大茶樓、茶館、茶肆、茶餐廳和尋常百姓家。
上世紀90年代以后,普洱茶因為臺灣茶人和消費者的追捧而開始風靡海峽兩岸,并迅速波及海外,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普洱茶”熱。
衛星說,普洱市正構建從“茶園”到“茶杯”、從“田間”到“舌尖”的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目前有機茶認證企業數和證書數均居全國第一,成功推出了“景邁山”“普洱山”“鳳凰山”普洱茶標準化產業聯盟品牌。
衛星在致辭中表示,期待能與臺灣企業家、茶商茶人、社會各界共享“一帶一路”建設商機,全面深化兩地交流合作,攜手打造普洱茶康養大品牌。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