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頭有一份西雙版納州關于茶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文件,還有一大堆收集來的關于西雙版納普洱茶歷史、文化的資料,如何來解讀西雙版納的普洱茶?
2011年廣州茶博會,給了西雙版納一項榮譽:“最具中國茶文化魅力地區”。無論是從歷史的普洱還是從近代普洱或是現代普洱來看,西雙版納歷來都是普洱茶的核心產區和重點產區,她不僅是中國茶樹原產地中心之一,是普洱茶的故鄉。西雙版納成就了普洱茶,也造就了普洱茶歷史的輝煌。人們說普洱、言普洱,始終繞不開西雙版納這個歷史基點,包括古六大茶山在內至今依然遺存在西雙版納州的十二座古茶山,既是歷史的見證,更是西雙版納現代茶產業不可復制的十分珍稀的歷史文化與產業資源。如果說,那十二座古茶山,書寫了古代及近代普洱茶歷史里程碑式的精彩華章的話,那么,一個易武鄉,一個勐海縣,加在一起完全可以構成大半部近代普洱茶史和現代普洱茶史。那些被茶友們津津樂道的號級茶、印級茶、七子餅茶都是由胎生于易武古鎮的商號和一個勐海茶廠所創造。歷史進入二十一世紀后,普洱茶又盛傳天下,“大益”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大益”、“七彩云南”兩家茶企榮膺2011年度“中國十大著名茶企業”。能在普洱茶市場叱咤風云的品牌依然是版納的血統,普洱英雄出自勐海。
美麗的西雙版納是普洱茶的圣地,是最具中國茶文化魅力地區,版納普洱以品質以規模以歷史文化的影響力而成為超過一般品牌意義的品牌。
?
“我們不能沉浸在歷史的輝煌中,我們需要為西雙版納茶產業的未來制造新的輝煌”,主管茶產業的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發展生物辦公室李慶友主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并向記者全面介紹了西雙版納州茶產業發展 “十二?五”規劃。
我們需要從歷史的縱向去總結歷史、設計未來,更需要從橫向來尋找與先進省市兄弟地區之間存在的差距。以科學發展觀來創新文化、創新品牌、提升產業。李慶友主任如是說。
2011年,西雙版納全州茶園面積73.2萬畝,產量為2.8萬噸,實現綜合產值13.7億元,其中茶葉農業產值不到4億元。綜合效益無論是從茶園平均畝產值,還是茶農人均純收入兩項指標來看,無論與福建安溪鐵觀音比或是與先進的名優綠茶的產區比,差距依然很大,盛名天下的普洱茶沒有造就茶產業的強勢,歷史的普洱、文化的普洱,甚至科技的普洱,成就了普洱茶品牌,但聲名在外的普洱茶公共品牌的價值溢價沒有讓處于種植業的版納茶農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受益最多的是全國的茶商、經銷商及少數境內的品牌企業。一個產業,如果處于最前端的種植業,如茶農不能受大益是需要值得反思的。農民在產業比較效益中,如果選擇放棄了茶,沒有種植業作支撐的產業,就如空中樓閣,又如何言及產業的發展及產業的輝煌呢?
分析其中原因,傳統的帶有小農經濟的落后的生產制造方式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最主要的根源還是茶農商品意識、思想觀念的封閉與落后,“十一?五”期間,西雙版納州啟動了“萬名茶農培訓工程”,先后培訓茶農達六萬余人次。開展了無公害茶,有機綠色茶園認證,狠抓了低產茶園的改造,推進了初、精茶廠的標準化生產改造,等等,這些舉措為“十二?五”西雙版納茶產業轉型升級打下了良好的扎實的基礎。自己比自己,現在比過去,“十一?五”期間的成績是顯著的,僅茶葉綜合產值和茶葉農業產值這兩項,五年間分別增長了161.4%和83.5%。茶價,尤其是古樹茶的價格上漲了,茶農收入有了穩定和大幅度的提高。
未來的發展方向
李主任說,要以建設環境友好型生態茶園為主功方向,著力科技創新,在推動茶園優化改造的基礎上,強化在種植、生產、加工環節的質量安全與品質提升,構筑版納茶文化新體系,探索專業合作社聯結農戶以及“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組織化模式,加大對履行社會責任感和行業使命感的龍頭企業的扶持,全面推動西雙版納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圍繞把西雙版納建成全國最優質普洱茶基地的目標,以勐海縣為重點,把勐海縣打造成普洱茶生產、加工、貿易集散中心,打造以易武為中心的古六大山及以景洪、勐海、大渡崗為中心的普洱茶文化體驗與旅游相結合的茶旅游精品線路,以“文化普洱”來譜寫西雙版納茶產業的新篇章。
具體目標
至2015年末,全州茶園面積穩定在73萬畝,基本完成生態茶園建設改造,以生態茶業、效益茶業、文化創新來促使西雙版納茶產業的轉型升級。力求畝產達60kg/畝,產量達到4.5萬噸,茶葉綜合產值達到30億元,其中茶葉農業產值達到10億元,培育產值1億以上的規模龍頭企業3—5家,創立全國知名的主導品牌2—3個。啟動并打造西雙版納州的公用茶葉品牌。通過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來延長茶產業鏈,發展包括茶飲料、茶食品、茶保健品,茶葉籽油加工在內的茶葉深加工、精加工項目,最終實現西雙版納州茶產業的轉型與升級。
具體的措施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bjzkbk.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