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夸……”說起具有國際知名度、辨識度的中國民歌,有“中國第二國歌”之美譽的《茉莉花》無疑是其中之一。
事實上,中國人對這種原產印度的花型小巧、芳香撲鼻的花朵的確是份外喜愛。如果問中國哪里的茉莉花最負盛名,那么目光就該投向中國東南的“茉莉之都”——福州。福州茉莉花不僅數量和質量首屈一指,更重要的是,福州人另一智慧的創造,則讓花與茶從此結緣,這就是茉莉花茶的生產。
2014年,作為兩千年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見證,勞動人民利用環境、適應環境發展農業的典范,福州茉莉花種植與茶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中國春天的味道
“此花獨閩中有之,夏開,白色妙麗而香?!睆乃稳肆嚎思摇度街尽返挠涊d中,不難看出,茉莉已是“閩之特產”;而更早的文獻晉代《南方草木狀》則記載了茉莉花的傳入:“皆胡人自西國移植于南海。南人憐其芳香,競植之?!?/p>
“閩邊江口是奴家,君若閑時來吃茶,土墻木扇青瓦屋,門前一田茉莉花?!边@首福州民謠,更是描述了茉莉花已進入閩邊江口的尋常百姓家。
說起茉莉花茶,其源頭可追溯至漢代,創制于宋,興盛于清。歷史上,福州八山一水一分田,耕地嚴重不足。福州人想到了積沙成田,并在沙田里種上了茉莉花,同時,福州四面環山,當地人在海拔600-1000米的山地種植了茶葉。
有花且有茶,在地大物博的中國并不稀奇。茉莉花茶的誕生,還需要一道重要的程序——花茶窨制工藝。
所謂花茶窨制,就是利用新鮮的茉莉花花朵具有的吐香特性和干燥的茶葉所具有的吸附能力,在“一吐”和“一吸”的化學物理變化中,形成花茶獨特的色、香、味。茉莉花茶的窨制很是講究,每次茶葉吸收完花香之后,都需要將廢花篩出,再次進行窨制,如此反復數次。一般來說,需要窨制3~7次,才能讓茶葉充分吸收茉莉花的香味。
從農業文化遺產價值的角度,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是適應當地生態條件的茉莉花基地(濕地)—茶園(山地)的循環有機生態農業系統,既保持了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又提高了單位面積的生產效益。同時,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能窨制茉莉花茶,因而,茉莉花茶是中國獨一無二的茶葉品種。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國家的外事禮茶,是聞名世界的“中國春天的味道”。
抓住契機再造茉莉之都
“茉莉之都”福州,是世界茉莉花茶的起源地,產量和質量在全國多年穩居第一,福州也是全國唯一將茉莉作為市花的城市。
茉莉花茶傳統生產模式在福州已有千余年的歷史,但這一農業文化的活化石在發展中卻曾處于瀕危的狀態。據悉,在福州茉莉花種植鼎盛時期,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位與茉莉花有關的從業人員。福州的茉莉花茶產量占全國的60%,出口量居全國首位。
但是,隨著城市建設和其他產業的發展,茉莉花種植面積銳減,最低時不足5000畝,茉莉花茶企業從千余家銳減到20多家,年產量不足3000噸。勞動力成本的增加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有報道稱,由于農業勞動力的流失和用工成本的不斷提高,在茉莉花采摘的時節,一個工人的月工資可達七八千元。
對于很多農業文化遺產地來說,在農業與城市之間找到平衡,是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切入點,福州也不例外。從2003年開始,福州就開始了全球農業文化遺產的申請工作,福州茉莉花種植于茶文化系統也在政府的重視和保護中漸漸重現生機。
成功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既是對福州過去生產制作茉莉花茶歷史的肯定,又給福州茉莉花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在“申遺”成功后的第二個月,福州市就將種植茉莉花的補貼從1500元/畝提高至2000元/畝。同月,福州市發布實施《福州市茉莉花茶保護規定》,對茉莉花種植、茉莉花茶加工制作、茉莉花品牌保護等做出了規定。
據悉,目前,福州地區的茉莉花種植面積近2萬畝,茉莉花茶產量1。5萬噸。福州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福州茉莉花的種植面積會適當地稍加擴展,不會大規模地擴大,更重要的是提升品質。今年4月,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發布了2016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結果,福州茉莉花茶位列第七,品牌價值為28。52億元。
在日前于昆明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福州市農業局舉辦了茉莉花茶推介會。昔日,茉莉花茶從“西國”東傳,茉莉花茶又以福州為起點,經海上貿易走向全世界。而今,在“一帶一路”戰略的背景之下,作為“一帶一路”重要區域的福州,正攜作為世界農業文化遺產的福州茉莉花茶積極地走出去。(文章來源:科學網)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