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談普洱茶的氣韻、香型及其轉化:
第一類、清香型
1、青草香,嫩香型(如大益,青草香+“鍋底灰”煙味香型)
2、松木香,烤煙香型(如下關甲沱,松木香+“蜂窩煤”煙味香型)
第二類、山頭自帶花果香、蜜香型
清澀蘭香型(如景邁,山林蘭香+蜜香+青芒+青澀少女體香)這一點最要命,許多人將它公推為蘭香,而蘭香為花香之首,因景邁屬于澀底茶,所以為清澀蘭香型。
梅花果香型(如冰島,雪地梅花香+冰糖+蜜香+蘋果+成熟少婦韻味)
菊花香蕉型(如易武,山野清菊+蜜香+香蕉+成熟少婦韻味)
苦菊花蔗糖香型(如勐庫,苦菊花+蔗糖香+粗獷男人體味)
純甜蜜香型(如邦東,蜂蜜香+花蜜香+類蘭類花香味)
第三類、山野氣韻香型
準確地說這是一種由山野氣韻產生的體感,屬于茶氣的范圍。而并非茶葉自帶香型,但它可能也涵蓋了自帶香型,這兩部分屬于交叉重疊產生的不同體感香。這樣香型的茶葉廣泛存在于邊境古茶園內,這部分茶是最讓我著迷的,因為它的香型可以通過后期“悶存”的陳化方式產生微妙變化,雖不太確定變化原因和發展方向,但基本還是有脈絡可尋,也可分類,大致有這么幾種通過后期陳化得到的香型。
1、類菌子香型(初期大致1——5年產生,氣感強烈韻感不強)2、類梅子香型(中期大致5——10年產生,氣感稍弱韻感增強)3、類樟香型
(后期大致8——15年以上氣感減弱,韻感很強)
這部分茶很有趣,可以從菌子香或梅子香轉化得到樟香氣韻,如果自帶花果香,蜜香的還會伴隨其中,香氣入湯。但這部分香氣會逐漸減弱。許多人會將氣韻感和香型混為一談,這樣不太準確。初喝茶時可能還會認為,普洱茶自然陳放會“越陳越香”茶氣會越來越足,通過空氣的氧化還原反應會從清香型過渡到樟香型甚至會得到花果香型最好就是蘭花香,我可以這樣肯定“這絕無可能!”
有意思的是云南盛產野生菌,對于某些茶而言聞干茶香,聞杯底熱香,嗅杯底冷香、掛香似乎都可能聞到一種類似菌子的氣韻,對新生茶而言這樣的原料就很好,它們有可能就會轉化成梅子香、樟香。而它們似乎也可對號入座。
例如:
班章茶(黃牛肝菌香型+黑牛肝菌香型+小黃連+甘草香型)
昔歸茶(干巴菌香型+青頭菌香型+小黃連+甘草香型)
勐海茶(雞樅菌香型)
臨滄臨翔區茶(雞油菌香型+梅子香型)
第四類、熟茶類香型
1、重度發酵茶(荷香型+苦蕎香型)
2、中度發酵茶(藕香型+糯米湯香型)
3、輕度發酵茶(桂圓香+青梅子香型)
第五類、藥香型
這類茶特別值得一說,這不是茶葉該有的香型,一般出藥味,有人稱“藥香”,這是一種“正常自然陳放”的散放狀態,也就是茶餅長時間暴露于有光照的地方,出現了“日臭”(類似腌肉的“哈“味)味加上周邊環境濕潤的綜合作用,這樣的狀態下的茶可不好,常見于去掉紙箱后放于書房架子上的茶,或茶商陳列于茶架上的“架子茶”。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bjzkbk.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