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做企業培訓的。
結果這兩年朋友們捧場,喊我整理一些茶方面的知識,幫大家做普及和分享。于是斷斷續續開了幾次茶的沙龍和講座,也有喝茶的小課堂,主要內容集中在:
①喝一口健康的靠譜茶;
②茶與茶道器的收藏,茶與茶道器的投資;
③茶的社交功能。
還算沒污了大家的口眼耳。
其中在第一部分就講到了農藥茶的問題。

圖一
有幾個茶葉種植環境的時間節點還請大家自己回憶總結:建國前、建國后直至70年代早期、70年代到90年代初、90年代中后期、2000年至今(00年代中期單獨審看)。
做培訓的人,再加上我又是理工科出身,會在數據上和現實證據以及歷史記錄中搜尋與推理很多大家看不到的東西。最初我以為人人都會這樣推斷,后來發現不是這回事。遺憾。
這些時間節點,全都是人工矮化種植和使用藥肥的變化節點。

圖二

圖三
我聊的是普洱茶。我深愛普洱茶,而且我的能力和資源,讓我只能拿到普洱的古樹料。(其他茶系的古樹,就算還有,那也都是神仙喝的,進不到咱們凡人的嘴。)
所以其中關于怎樣對待農藥茶的觀念,就產生了分歧。
我的觀念(不接受,您就保留您的觀念,也不用和我討論和我爭,我又不會改變自己的態度。)是:
①農藥茶太正常了,現在這個時代各種瓜果蔬菜農副產品,哪個不上藥啊。可是只要它過了國家的檢驗標準,過了QS,起碼在現有科學體系下,就不能證明它對人體有重大損傷。所以你喜歡喝的那款茶如果是農藥茶,喝唄,盡管放心。
②農藥茶的產生是因為人工矮化種植。人工矮化種植是因為要增產。要增產是因為要賺錢。
③嫌白開水不好喝,又不喜歡市面上賣的各種瓶裝飲料,又喜歡喝點帶味道的熱水,于是泡上一杯茶,這很正常。
④第三條里說的那些茶客,絕對不是真正愛茶的茶癡,但是他愛喝茶的習慣是存在的。
⑤愛茶的茶癡喝的茶,質量和標準上最基本的一條就是:無藥肥。——別跟我說我們每天吃的糧食蔬菜都有藥,茶就可以有。那怎么越來越多的家庭有消費能力了都開始拼命找各種有機食品?那怎么越來越多的老人家在自家陽臺有條件的在自家院子種上一些簡單的蔬菜自己消耗?那怎么現在城市里養雞的都很多見大早上小區里就能聽見雞叫?那怎么人們周末去村郊旅游看到人家不喂飼料滿山跑的鴨子非要買回來兩只燉湯?
所以,吃菜市里賣的農藥菜是因為絕大多數家庭沒辦法沒條件沒能力讓自己吃天然有機的東西;喝各種商品藥肥茶是因為絕大多數茶客沒辦法沒條件沒能力讓自己喝完全沒污染的茶葉——甚至有很多朋友根本就不懂啊!他說,茶不是健康的嗎怎么還上藥啊?他說,包裝上不是說的有機茶么怎么還有農殘啊(嘿嘿嘿)?

圖四
扯到這里,來說說幾條平時咱們常見的喝茶現象:正襟危坐蘭花指慢條斯理溫水溫杯柔聲細語開茶席茶都悶了半分鐘了還不出湯,拿著著名的各種品牌臺地跟人家說這個茶多好多好,捧著個假鐵壺或者銅壺燒水還說能嘗出這個水有多甜,喝就喝吧卻非要說他的氣場能影響今天的茶湯讓茶更好喝,好不容易不知道從哪蹭了泡老茶結果端了個蓋碗就準備開湯……
我覺得,這樣以茶會友的話,挺好的;這樣交流一些工作與生活的瑣碎,挺好的;這樣大家坐一坐休息片刻緩解一下平日的勞累,挺好的;這樣安靜的愛好比起喝頓大酒,挺好的;這樣調整自己的狀態讓自己能有心理上的片刻安寧,挺好的……
這樣喝茶的人在我身邊一直有,我們也都是要好的同事、朋友、家人,我也喜歡和他們這樣去坐一會兒。
這樣的人非要跟不了解茶想學習茶的人說自己是專家,是茶人……請你有多遠,爬多遠!
噴完了。你說喝茶該信誰?就信自己。只要你有機會喝到對的東西,總有一天能明白。
PS,你只有喝過也喝懂了老茶,才知道它為什么比新茶好。你只有喝過也喝懂古樹,才知道它為什么比臺地好。你只有喝過也喝懂正確方法泡的茶,才知道那么多人泡茶都是扯淡。
圖片說明
題圖,月初于北京開湯宋聘,某大神很大方的投茶13g。可惜我沒喝著/(ㄒoㄒ)/~~
圖一,宋聘葉底
圖二,臺地茶園
圖三,古樹
圖四,兩把龍文堂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bjzkbk.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